戆卵_戆_戆是什么意思

戆卵_戆_戆是什么意思

高基重(1621—1701),字子成,号瞻岵,新丰镇高家埭人。父亲英年早逝,他与母相依为命,蒙伯父关照,随堂兄高以正就读家塾,后一起考入县学,由增生转为廪生。

清顺治戊子(1648),他浙榜中举,初授丽水景宁训导。景宁属山区,百姓贫困,无钱读书。基重上任后,力主在乡村兴办乡学义塾,使景宁逐渐形成好学风气。壬辰(1652)升为教谕,是年景宁一县竟有三人中举,二人后成进士,得到省里嘉奖。

由于条件艰苦,老母相伴高基重身边,母病无钱医治,基重便入山采药,母亲不幸病逝。

母丧后,基重补山阴县教谕,政绩累出。康熙甲寅(1674)擢升杭州新城知县。新城与桐庐、临安接壤,地处要冲。当时战事频仍,军需烦繁,各级官府依然横征暴敛,杂派层出,兑漕、力役任务既重,流弊更深,有史载:“无日不追呼,无时不敲扑。奸蠹积弊,祸国殃民,十余年来,牢不可破。”面对如此现状,高基重一面根据国家摊派任务,尽力做到供应无误;一面多次上疏,要求蠲免赋税,对一些额外摊派进行抵制。两次三番,有忤上意,丁巳(1677)被降为县丞。

降职期间,他数次与民同耕,为民办事,事迹被皇上知晓,戊午(1678)调升为耒阳知县。耒阳位于湖南省东南,五岭山脉之北,境内好多地域荒芜破败,令他触目惊心。基重就任甫定,立马忙于走访,了解民情,他发现耒阳官风更为腐败,于是他又愤然提笔,向上反映:“贪官污吏,不恤民瘼,不尊宪令……血比见年(指拷打轮值收催赋役的农户)、签点民解(派农民解送粮赋)、滥派工食、酷勒公费及补贴、对支(额外征派)、科赃藐法……瞒天作虚,流毒万姓。”

他的上书如石沉大海,某日深夜,他在《县斋即事》诗中长叹道:“吏散空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熏。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军。”记录了他的真实心情。由于他经常直言不讳,且用词犀利,一针见血,故这位被人称为“头脾气菩萨心肠”的父母官,于辛酉(1681)被罢官。

罢官后,高基重在老家“重操旧业”,办起了里仁义塾,造福乡梓,著有《念民集》。有人问他为啥头脾气改不了。他笑而答曰:“宁吃老米饭,不作亏心官。”同朝户部郎中陈奕禧在《念民集》序中称他是“性心慈,为官正,为民善”。斯言是也。

-END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副业创业课程,一年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CGXDP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