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单位的同事刚领取了生育津贴,竟然有2.8万,想想我当时只领取了1.9万生育津贴计算公式,不知道是怎算出来了,于是查了相关资料,相信有很多姐妹也有同样的问题,今天就整理一些相关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育津贴计算公式_2020生育津贴计算公式_生育公式津贴计算方法

生育津贴的计算通常与产假天数、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以及地方政策有关。以下是基本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计算公式

生育津贴 = 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30天 × 产假天数

(注:部分地区的计算基数可能为“单位职工月缴费平均工资”或“个人工资”,需以当地政策为准。)

二、关键因素

1. 产假天数

不同地区法定产假天数不同(通常为98天基础产假 + 地方延长产假)。例如:

北京、上海:98天 + 60天 = 158天

- 广东:98天 + 80天 = 178天

- 难产、多胞胎等情况会额外增加天数(如每多一胎加15天)。

2. 用人单位月平均工资

- 以单位上年度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月平均工资为准。

- 若职工工资高于单位平均工资,部分单位会补足差额(需与公司协商)。

- 若职工工资低于单位平均工资生育津贴计算公式,按单位平均工资计算。

生育公式津贴计算方法_2020生育津贴计算公式_生育津贴计算公式

三、领取条件

1. 生育保险连续缴纳满一定期限(如12个月),且在生育当月仍在参保。

2.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需提供准生证等证明)。

3. 部分地区允许男方申领陪产假津贴(按男方单位平均工资计算)。

四、举例计算

假设: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产假天数为158天。

生育津贴 = 8000元 ÷ 30 × 158天 ≈ 42,133元

(实际金额可能扣除个人所得税,但生育津贴通常免税,需以地方规定为准。)

五、注意事项

1. 地区差异:各地政策不同(如上海按单位平均工资,深圳按个人工资),需咨询当地社保局(电话 )。

2. 材料准备:需提供生育证明、住院记录、社保卡等。

3. 申领时间:产后1年内办理,逾期可能失效。

2020生育津贴计算公式_生育津贴计算公式_生育公式津贴计算方法

六、常见问题

自由职业者或无业配偶:可通过男方生育保险报销部分费用,但无生育津贴。

多地参保:通常在生育地或参保地申领,不可重复享受。

建议直接联系当地社保部门或通过政务平台(如“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具体政策。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副业创业课程,一年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CGXDP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