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奚树朗读音频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位老师孙民教授,写教案都是用毛笔写小楷,字迹秀丽儒雅,正所谓字如其人。有一次他建议我经常用毛笔写字,这样可以得“笔性”,我听了若有所悟。

图片

图片

很多年前,时任中国石油书协秘书长的于恩东先生带队组织一次产业企业书画家石油基层万里行活动,在沈阳笔会时,河北籍书法家任东会先生拿着毛笔对我这个“动口不动手”的书法爱好者说,你喜欢就要勤写:“这玩儿意,没个十年八年的,它不听你的话。”我又若有所悟。

图片

啥叫“它不听你的话”?就是你还不了解它的脾气秉性,你“拿不住”它。就像要驯服一匹烈马,你不了解“马性”你就不可能驯服它,它知道你没有抓住它的弱点,它就不听你的话。反过来说,一旦你抓住了它的软肋,他就服服帖帖的,你怎么指挥他就怎么听。

学书法,我们要得笔性、纸性、墨性。学篆刻我们要在这三性的基础上增加很重要的两点,而且是最有篆刻特点的两点,那就是刀性、石性。

刀性

先说刀性。篆刻的第一工具是刀。虽然都叫刀,刀刀都不同。静态地说,有大刀小刀,平口斜口,锐刀钝刀,白钢刀钨钢刀。用起来看,刀的硬度、韧性各有不同,角度、力度,因人而异。动手之前我们要根据一般的情况和自己的直觉喜好来选择。先选常见常用、价格不贵的。入了门,知道了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真正的风格爱好,再选择有自己特点的。比如你学习吴昌硕风,那就选择角度钝一点的;如果想走陈巨来之路,就选择角度锐一点的。选择的前提是你自己觉得适合而顺手。在长期使用中慢慢熟悉刀的脾气秉性。用到最后,就像关公的青龙刀、张飞的丈八矛、吕布的方天戟、庖丁的解牛刀,人和兵器工具合而为一,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图片

石性

再说石性。石头是篆刻家的田地。石头之间的差别比刻刀之间的差别更大。要把常见常用的几种石头的性质特点摸清楚。比如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巴林石、浙江红、老挝石。不同品种的石头自然差别很大,就是同种类的石头,每一块还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石头似乎是有生命的,放置了几年甚至几个月,也会有所不同。需要多见、多用、多品,就像一块地,年头多了,就知道种什么作物最优质高产了。

图片

笔性

三说笔性。篆刻不是往纸上写字,了解笔性干什么?好的篆刻作品不仅要有金石气,还要有笔墨味。完全不懂书法的篆刻家是不可想象的。一方面,要搞好篆刻,前提是书法要过关,底线是即使手上功夫不过关,眼睛和头脑的功夫必须过关。二是在纸上写印稿然后水度上石或者拿毛笔直接在石头上写印稿都是书法创作。不了解笔性,就不可能理解什么叫“笔意”,也就不可能在篆刻作品中体现出笔意。

图片

纸性 · 墨性

四五说纸性和墨性。道理跟笔性是一样的。刻刀是篆刻家的笔,所以刻刀一名“铁笔”,石头是篆刻家的纸张。连接笔纸和石头的是墨。

图片

刀石纸笔墨的性质都了解到一定程度,技术层面的东西、手上的功夫就算可以了。其他就是学养的事、思想认的事、眼界的事,总之是头脑的事。手上功夫和头脑功夫应该是同步提高的。不是谁前谁后的关系。

篆刻这张桌面至少需要三条腿支撑才能立得住,一是篆刻本身,二是书法,三是文字学修养。如果我们希望再多一条腿儿,那就是文史哲修养。这些方面如果比较全面和均衡,不缺门、不偏科,即使成不了篆刻大家,做个合格的篆刻人还是能做到的。

图片

各位好友:

因为前一阵子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没按时间顺序排列,所以你可能觉得奚树很久没有更新了。进来往回翻翻看,有不少没读过的吧?

从现在开始,每一次阅读后点一下“在看”,或者将“奚树走笔”标星,我的新文章推送还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谢谢您几年的关注和支持......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副业创业课程,一年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CGXDP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