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友提问
凌哥,在英语中读汉语名字,需不需要用英语语调呢?
您好!
非本族语名字用什么语调沁怎么读拼音,取决于政治因素、环境氛围、所处团队、个人偏好、外语能力等。让我们先换个角度思考,我们中国人怎么来说外国人名?
比如中央台的播音员,一定是用普通话的发音和语调来朗读翻译成汉语的外国人名的,比如“约翰·斯特劳斯”。但是小学英语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的时候,就会中英文夹杂,比如“在这个对话中,张鹏和John在讨论笔友”。即便是英语老师在讨论教学问题沁怎么读拼音,如果涉及到不太熟悉的,或者发音比较困难的外国名字,或者平时更多地是使用汉语的,则也会使用汉语译名,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因特网收集贝克汉姆的足球趣事”。
如果是日文名字呢?想都不用想,绝大多数中国人在绝大多数使用汉语的环境中,是用汉语的发音和语调来说的,比如“松下幸之助”。
在英语中说中国名字也是这样的道理。如果是中方主办的涉外媒体,涉及到汉语名字,全部是使用普通话的语调的。即便是外聘的记者或播音员,凌哥看到的也是使用普通话的语调的(普通话发音准不准,当别论了)。如果是外国媒体,或者中国媒体在外面的特聘通讯员,目前好像并没有这方面的一致性。大部分媒体中使用的是英文的读法和语调,英文中没有的发音(比如翘舌音的),可能会发生变音,比如“庄”可能被读成“juang”,再如PEP教材人物“陈杰(Chen Jie)”会被参加录音制作的外国小朋友读成“沁杰”。
再推而广之,在我们国内,维吾尔语为母语的普通人士,在使用汉语交流的时候,很有可能整个语调或多说少带有维吾尔语的语调的。我们总不能因为他们的语调的原因而禁止他们参与交流吧?
您最关心的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需不需要用英语语调来读汉语名字。很抱歉,凌哥目前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规定。所以,只能给您参考建议:
1. 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中国人吧,所以他们在学用英语时,涉及到汉语人名时使用汉语拼音及相应的语调,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总不能把好端端的“Chen Jie”读成“沁杰”吧。
2. 如果使用了英语语调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教材中的录音是英语母语人士录制的,他们就是使用英语语调的。而我们又鼓励学生精确模仿朗读教材录音,学生势必会“照单全收”。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无可厚非。随着他们进一步学习,会接触到不同的人名语调并更新自己的认知。开放、包容,也很重要。
3. 在对外英语交往中(尤其是在国内环境中),建议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和语调,方便对方获知和模仿这些名字在汉语中的发音。
中学英语教师提倡“返璞归真”的衡啥书写字体,已经事实性地否定了小学阶段的带“小耳朵、小弯钩”的书写教学!
并非不允许小学生连写,而是,小学阶段那种以连写为目的的书写字体导致大部分学生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结果就是:不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学会连写,而且把本应该挺直身子的字母写成了歪瓜裂枣。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并不难,请看桐乡市洲泉实验小学一位六年级学生在短期发生的书写改观: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这么快的变化呢?因为洲泉实验小学王老师让学生们使用了凌哥研发的渐进书写字体。这四款字体,从端正到流畅,让小学生的英文书写从规范到美观,逐步提升。
另一个好消息是,凌哥编著的《小学英语渐进式书写训练(PEP)》已经成功入选为浙江省新华书店推荐教辅!所以,可以放心使用。新华书店网店等都有出售。如果需要了解样页,请点击下方各个链接。
英语书写,需要改革
想要英语书写规范、漂亮吗?请使用——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副业创业课程,一年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CGXDP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