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要一个月内学会五笔打字?小张,我看你是不懂政治机关的水深啊!"许大勇抬头看了我一眼,继续埋头整理文件,嘴角带着那种老兵特有的揶揄笑容,眼睛里闪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光。
黑龙江的深秋,窗外的白桦林已经泛黄,北风呼啸着拍打着机关办公室那扇老旧的窗户,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我叹了口气,手里捧着那本厚厚的《86版五笔字型打字学习教程》,心里七上八下的。
1997年的8月,我从沈阳军事学院毕业,分到了黑龙江某边防团任排长,那会儿我满脑子都是带兵打仗的英雄梦。
刚到连队,我就像打了鸡血似的,每天五点起床,带着战士们跑操、训练,晚上还挤在简陋的宿舍里给他们讲故事,憧憬着在这个偏远的边防哨所干出一番事业。
连队的生活虽然艰苦,但那种苦中带甜的感觉,让我这个从城市里来的大学生感到新鲜而充实。
战士们淳朴的笑脸和那股子拼劲,让我觉得这才是我向往的军旅生活。
可老天跟我开了个玩笑,刚适应连队生活三个月,团政治处王主任就打来电话,说要借调我去干部股工作。
"小张啊,你是大学生,文化水平高,思想觉悟好,团里研究决定把你调到政治处干部股锻炼锻炼!"电话那头的王主任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
一个电话,我就从排长变成了机关干事,从带兵的连队长官变成了写材料的"文员"。
说实话,当时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在军校那会儿,我们都把在机关工作当成是"混日子",真正的军人应该带兵打仗,而不是天天对着一堆文件发呆。
那天晚上,我收拾行李时,班长老赵还特意来送我,他拍拍我的肩膀说:"小张排长,你这是升官了啊,以后可别忘了我们这群大老粗!"
我笑着摇摇头,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
可军令如山,第二天一早,我就拎着行李去团部报到了。
干部股的办公室在团部二楼,走廊尽头那间朝南的房间,一进门就能闻到那种特有的油墨香和纸张味,掺杂着一股公文包特有的皮革气息。
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和一张泛黄的作息时间表,几张老式办公桌整齐地排列着,窗台上放着几盆绿萝,倒是给这个严肃的办公室增添了一丝生机。
第一天去报到,股长马建国就给我安排了个靠门口的小角落的办公桌,上面整整齐齐摆着文件夹和笔筒,像是在等我多时了。
"小张,这是你的工位,你这个岗位主要负责团里干部资料的整理和文件起草,平时跟着老同志好好学。"马股长四十来岁,国字脸,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说话不紧不慢,但那双眼睛特别犀利,好像能看透你心思似的。
我点点头,心里其实有点忐忑递五笔怎么打,大学四年学的都是军事指挥和战术,对文秘工作完全是门外汉。
马股长似乎看出了我的顾虑,拍拍我的肩膀:"别紧张,慢慢来,跟着许大勇学习,他是我们股里的老同志了,经验丰富。"
许大勇坐在我对面的办公桌,三十出头,瘦高个儿,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一点也不像当兵的。
头几天我还挺新鲜的,整天跟着许大勇跑前跑后,学习各种规章制度,整理档案材料,熟悉机关的工作流程。
许大勇是个资深的机关老兵,在干部股已经干了七八年,办事麻利,人缘极好,连团长刘铁山见了他都会亲切地问好。
慢慢地,我发现机关工作远比想象的复杂,每天要应付的文件、会议、接待多得让人头晕,而且每件事都有章法,一点马虎不得。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外面下着小雨,太阳斜斜地从云层间钻出来,照进窗户,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大多数人都去开会了。
我正埋头整理着一堆过期的档案材料,汗水浸湿了衬衫后背,手指上全是灰尘。
马股长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个深褐色的文件袋,脸色看起来有些严肃。
"小张,会打字不?"他直截了当地问,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打字?"我愣了一下,脑子里立刻回想起军校里那台老式的打字机,"是用打字机吗?那个我会一点..."
"不是打字机,是电脑打字,会五笔不?"马股长盯着我,眼神里带着考量和期待。
我挠挠头,脸有点发热,老实回答:"不会,我们学校主要学军事课程,没教这个。"
马股长听完,脸色明显沉了下来,眉头紧锁:"我告诉你,不会电脑打字,以后在政治机关混不下去!上级开始推行电子化办公了,以后交材料都要电子版,打字不会,你拿什么干活?"
说完,他从文件袋里抽出一本厚厚的书,啪的一声拍在我桌上:"《86版五笔字型打字学习教程》,给你一个月时间把它学会,到时候我考核,不会的话..."
他没把话说完,但那意思我懂——不会的话就别想在干部股待下去了。
我看着那本足有三百多页的教材,密密麻麻的字根表和键位图,头都大了。
一页页翻过去,全是些我看不懂的符号和规则,什么"横横竖竖撇捺点",什么"单字成字、能连不连",这得花多少时间啊?
可是马股长说的话又在耳边回响:不会打字,在政治机关混不下去...
"那么难吗?"我拿起书翻了翻,问已经回来的许大勇。
"难?那是相当难!我当年学了三个月才入门。"许大勇放下手中活,眯起眼睛,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小声说,"你知道团里为啥就点名要你来吗?因为你是大学生,领导们觉得你底子好,学东西快,是块好料子。"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可别辜负人家期望啊!团里盯着呢,现在都说要'科技强军',会电脑的干部是香饽饽。"
听到这番话,压力更大了,仿佛有座大山压在我肩上。
那晚回到宿舍,我顾不上休息,立马翻开那本教材钻研起来。
宿舍里的战友们都出去看电影了,只剩我一个人对着台灯,手指在桌面上比划着键盘位置。
五笔输入法把汉字拆成不同的字根,每个字根对应键盘上的一个键位,这些字根组合起来就能打出完整的汉字。
光是键盘上的字根分布图,我就记了整整两天,晚上睡觉都梦到自己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第三天,我在笔记本上画了个键盘图,把所有字根标注上去,随身携带,一有空就拿出来背。
连队的老赵来看我,看我这样,笑着摇头:"小张,你这是魔怔了啊?当初考军校都没见你这么用功!"
我苦笑着说:"没办法,不学会这个,在机关待不下去啊!"
问题是,背下字根还不够,还得不断练习。
团里倒是有台"长城286"电脑,但放在机要室,平时根本没机会碰,那是用来处理机密文件的"宝贝疙瘩",没有特殊任务,闲人免进。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好不容易学了理论,没地方实践啊!
这事让我辗转反侧了好几天,吃饭都没胃口,晚上躺在床上想着办法,连做梦都是电脑键盘。
一天晚饭后,我去值班室送材料,遇到了机要参谋小王。
小王是个心直口快的东北汉子,大大咧咧的性格很招人喜欢,我们之前在篮球场上认识,关系还不错。
看他一个人在值班室喝茶,我就把自己的困境告诉了他。
"这好办!"小王拍拍我肩膀,眼睛一亮,神秘地笑了,"每天晚上十点到十点半,值班交接的时候,机要室会有半小时无人看管。"
他压低声音:"那会儿你来,我给你开门,别告诉别人啊!"
我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哥们,太感谢了!我欠你一顿饭!"
小王笑着摆摆手:"谁跟谁啊,别这么客气,就是别让领导知道,不然咱俩都吃不了兜着走!"
就这样,我开始了"秘密特训"。
每晚九点五十五分,我准时出现在机要室门口,装作散步的样子来回踱步,小王会偷偷把门开一条缝让我溜进去。
机要室很小,就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但在当时递五笔怎么打,这已经是高科技装备了。
刚开始几天,我连电脑怎么开机都搞不清楚,有次不小心弄死机了,吓得我冷汗直冒,生怕被人发现。
小王教我重启的方法,还给我找了个简单的打字软件,让我练习。
。
最开始半小时只能打出十几个字,挫败感特别强,好几次都想放弃。
回到宿舍,我的手指生疼,眼睛也酸胀得厉害。
战友王强看我这样,劝我别太拼:"小张,你这样身体吃不消啊,机关工作又不是打仗,何必这么拼命?"
我摇摇头:"必须学会,不然怎么向马股长交代?再说了,咱当兵的,啥时候怕过吃苦?"
不过我没放弃。
白天研究五笔拆字规则,晚上找机会偷偷练习,像打游击战一样。
两周下来,终于能流畅地打出简单句子了,速度也从最初的几个字提升到每分钟二十多个。
慢慢地,我开始喜欢上这种挑战,每当打出一个正确的汉字,那种成就感就像打靶命中了靶心一样爽。
学习的第三周那天晚上,外面下着大雨,雨点敲打在窗户上,发出哒哒的声响。
我正沉浸在打字练习中,突然办公室的灯亮了。
我吓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抬头一看,团长刘铁山站在门口,盯着我。
刘团长是个五十出头的老军人,身材魁梧,眼神锐利,平时说一不二,全团上下都敬畏三分。
"小,小刘团长..."我结结巴巴地站起来,心里一个劲地打鼓。
偷用公家电脑,这罪名可不小,轻则被批评教育,重则可能影响前途。
刘团长走到我身边,看了看屏幕上我正在练习的文字,脸上没什么表情:"你在干什么?"
雨声在窗外哗啦哗啦地响着,我的心跳声几乎要盖过雨声。
"报告团长,我...我在学五笔打字。"我咽了口唾沫,干脆和盘托出,"马股长给我一个月限期学会打字,可我没地方练习,就..."
刘团长的脸慢慢舒展开来,竟然笑了:"深更半夜不睡觉,跑来学打字?你小子倒是有股子钻劲儿啊!"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团长不但没批评我,反而像是在夸我。
"就是啊,刚才我路过看到灯亮,还以为谁忘关灯了。"刘团长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掏出烟,递给我一支,自己点上一支,"没想到是你在这儿偷学艺呢!"
我婉拒了烟,团长笑着点点头,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一个烟圈。
"咱团里正准备引进几台电脑,提升信息化水平。"刘团长的声音在烟雾中显得格外沉稳,"说实话,会用电脑的人太少了,你这学得正是时候!"
他顿了顿,眼睛里闪着亮光:"我给你说个事,上级最近在筹备军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咱们团有可能被选上,到时候少不了用电脑的人才。"
。
我当时感动得不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
回到宿舍,战友们已经睡了,我悄悄爬上床,却怎么也睡不着,刘团长的话在我脑海里回荡。
第二天一早,我顶着黑眼圈去找小王,告诉他昨晚发生的事。
小王听完,一拍大腿:"我就说吧,真金不怕火炼!刘团长这人表面严厉,其实最看重肯学习上进的兵!"
从那天起,我的学习环境好多了。
刘团长直接下令,让机要室每天晚上安排一小时,专门给我练习打字用。
一个月后的考核日,马股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现场演示打字。
办公室里坐满了人,连刘团长和王主任都来了,气氛有点像考试。
我在电脑前一字不差地打出了马股长随口念的一段文字,速度已经达到每分钟四十多个字。
马股长看着我的表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办公室里响起一阵掌声。
"不错,比我想象的好多了。"他点点头,"刘团长已经跟我说了你晚上偷练的事,年轻人有上进心是好事,但也不能太拼命,注意身体。"
我没想到团长竟然把我的事告诉了马股长,心里有点忐忑:"股长,我私自用公家电脑..."
"行了,别解释了。"马股长摆摆手,眼里带着笑意,"好消息,团里决定成立信息化建设小组,刘团长点名要你参加。"
刘团长站起来,拍拍我的肩膀:"小张啊,你这股子拼劲儿很好,咱们军队就需要这样能吃苦、肯钻研的年轻人!"
就这样,我从一个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排长,成了团里最早掌握电脑技术的干部之一。
团里把我调到了新成立的信息化办公室,负责部队电子档案的建设和维护。
这个消息传回连队,可把我的老战友们羡慕坏了。
老赵专程来看我,打量着我的新办公室:"小张,你这运气也太好了吧?听说你要上网络培训班去哈尔滨学习?"
我笑着点点头:"可不是什么运气,是拼出来的!"
不过,家里人对我的"转行"并不理解。
我爸在电话里埋怨道:"你好不容易考上军校,毕业分到作战部队,怎么又去搞什么电脑了?当兵的就应该操枪打仗,弄这些文职工作,像什么样子!"
我耐心解释:"爸,现在军队也要信息化建设,这不是文职,这是未来战争的需要!"
爸爸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你自己拿主意吧,反正我是不懂这些新鲜玩意儿。"
挂了电话,我心里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坚定。
后来团里引进了几台新电脑,我负责培训其他干部使用,还参与了团里第一个电子档案系统的建设。
1998年底,军区组织电子信息化比武,我代表团里参赛,获得了三等奖,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刘团长亲自为我颁奖,笑着说:"记得第一次看到你在机要室偷练打字的样子吗?现在你可是咱们团的电脑高手了!"
最让我意外的是,那年春节回家,我带回了一台便携式电脑(虽然又笨又重),给家人演示了我的工作。
爸爸看着屏幕上流畅运行的程序,眼睛里满是惊讶和骄傲:"这就是你平时干的活?"
我点点头:"这只是一小部分,我们还在做更大的系统。"
爸爸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看来我错了,你走的这条路,确实是军队的未来。"
这一切,都源于那本马股长"逼"我学的五笔教材。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那本被我翻烂的五笔教程,我一直珍藏在书柜最显眼的位置。
每次看到它,就会想起那段"偷学"的日子,想起马股长严厉却用心良苦的教导,想起刘团长的鼓励和信任,想起小王的帮助。
现在我已经是某军区机关的信息化处处长,手下有几十名技术骨干,办公条件比当年好太多了。
部队的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从当年的简单文字处理,到现在的智能化指挥系统,发展得让人目不暇接。
每年招新兵,我都会给他们讲那个偷学电脑的故事,告诉他们: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永远不晚。
有时候接待老领导来访,马股长(现在已经退休了)看到我的办公室,总是感慨:"当年就知道你小子有出息,没想到真的在这条路上走这么远!"
我笑着说:"全靠您当年逼我学五笔啊!"
这些年,我见证了军队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从最初的电子文档,到现在的网络化作战平台。
而我,也从当年那个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排长,成长为信息化建设的骨干。
现在回想起来,最感谢的还是马股长当初那本"啪"的一声拍在我桌上的五笔教材,和那句"不会电脑打字,在政治机关混不下去"的"威胁"。
有时候想想,人生中那些看似困难的要求和挑战,往往是命运赐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就像马股长当年扔给我的那本书...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副业创业课程,一年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CGXDP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