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含有虚构反讽成分,请读者注意分辨,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圣诞夜,熟悉的We Wish You 又在各处响起,我向来不喜热闹,年轻的时候对各类洋节便不热衷,而今蹉跎至白寿(注1),已是油尽灯枯之残年,也无非是戴上老旧的耳机放到最大音量,希望这样的旋律可以唤起沉睡于我头脑深处的记忆。
我常将生命比作蜡烛,我们都应奋力燃烧至终点,我本是言而无信之人,不料这番话竟是一语成谶,我终于也活到了这把老不死的年岁。
但毕竟拳欺少壮,年老力衰,记忆或有不准,但各位毕竟是从小看着我科普长大的,甚至还有一小搓跟我一起变老的,既然都是故人,就烦请诸君见谅,文章的题目稍具攻击性,皆是因为近日来不少对人造子宫的体外培育婴儿技术的攻击实在让人恼火,当然也是因为我本性难改,沉寂多时,不免技痒。自古道,老要张狂少要稳,像我这种年少时就很张狂的,此时更无稳之必要了。
反对这项技术的理由其实并无新意,比如某些宗教人士认为:宗教道德坚持保护人类生命传递自然过程的重要性,即使生命科学目前有能力改变这个过程,也不意味着科学就有权利那么做。
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市场,实在是咄咄怪事,历史已经不断地在证明,科学每前进一步,宗教就失去一块阵地,自达尔文发表自然选择学说以来,宗教的基础早已七零八落风雨飘摇,两性之爱似乎已是宗教最后的堡垒,仅仅是因为体外孕育这项新技术在创造孩子的过程中不包括实际的肉体接触的性行为和女人自然的孕育过程,就应该被反对?其实人类的历史几乎一直是在改天换地,倘若不是人类一直在发现规律改造自身及我们的环境,今天这些反对者可能还在茹毛饮血呢。
更有人认为女人在通过子宫孕育胎儿的过程中所遭受的折磨,正是其生理中固有的一部分,这是上帝给予的神圣,经历过这一系列考验而生出孩子的过程会使女性更温柔并更具有母性,人类的历史还真是女人的血泪史。
但,天可怜见,科技的进步一直在改善女性的生存状态,历史上女人的地位有多凄惨,各位可能听家里的老人们提起过,仅仅在几十年前,性别歧视还在职场上普遍存在,再往前数,上世纪20年代左右,女性甚至连避孕的权利也没有,积极宣传避孕的 甚至因此而数次入狱(预知此事的详情,请查阅王哲当年所著的《寻找魔球》),如果现在的社会忽然倒退回自然状态不许避孕的时代,那么每一次性交都要冒着怀孕的风险,请问年轻的朋友们谁会支持呢?即使是男人,恐怕也会因此而极大减少很多性福的机会吧。可是避孕就是大大地违反了自然过程,今天的人们怎么就甘之如饴地接受了?
还有,现在的年轻人出生时其母亲都已不会再忍受分娩过程中的剧痛,无痛分娩技术早已惠及天下的母亲,可是你们可曾知道,在麻醉技术刚刚兴起的当年,如果助产士胆敢试图减轻分娩的痛苦,却会被指责为亵渎神灵、罪孽深重和违背自然,甚至可能被处死。保守人士公开叫嚣,要求妇女用毅力来忍受子宫收缩带来的阵痛,因为圣经中说,夏娃因为偷吃禁果而被责罚,所以女人在生孩子的时候就必须忍受疼痛!
好一个不讲理的上帝,这也能成为不许应用麻醉阵痛的证据?可同一本圣经也记载了上帝取亚当肋骨之前让他沉沉地入睡了,这说明上帝当然是不反对麻醉技术的,难道这种技术不能应用在女人身上吗?
225年前(1853年),维多利亚女王在生第八个小孩儿时,John Snow(1813-1858)给她使用了氯仿,这一次分娩,开创了女性无痛分娩的先河,当然有些老年朋友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200多年前就有的技术,她们在年轻生产的时候所在医院还没有这项技术呢?
你别忘了,这里是中国。至少你们的儿孙享受到这项技术了啊,读者诸君家中若有太奶奶的,不妨去问问她们生你们的爷爷的时候有多疼,到了你们的奶奶的那一代啊,就已经无人在经历疼痛分娩了。其实,这在中国也不过是近60年左右的事情,但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人类妇女曾经经历过的千百年的痛了,不过,可笑的是,今天的保守分子接受这种无痛分娩为自然状态之后,又像他们的祖师爷一样极力反对体外培育婴儿技术,认为这种脱离了母体的培育过程违背自然,完全无视这种技术带来的对现代女性权益的巨大改善。
2047年英国生殖生理学教授. (1985-2073)利用体外受精技术及人工胎盘手段成功地“孕育”了一名健康女婴,使一位先天无子宫的女士圆了母亲梦,这个技术甫一出现就在科学界及公众中引起轩然大波,赞扬者有之,抨击者有之,甚至有好事者画漫画讽刺,将画成一个蜷缩在蛋壳中的巨婴,认为这种违背上帝旨意的颠覆的技术有损人类尊严,人类就应该是在母亲的子宫里待上十个月再出来的嘛!
(注2)
但由于代孕技术所导致的复杂的伦理问题及子宫移植技术的不成熟,体外孕育法终于还是在争议声中逐渐成为先天无子宫女性患者做母亲的首选方案。
2057年美国FDA正式批准体外孕育技术可应用于先天无子宫患者及其他由于特殊原因不适合在体内孕育胎儿的成年妇女,次年中国北京协和医院产科张羽教授团队利用这项技术在中国国内首次成功地孕育出一健康孩儿,其母为这个孩子取名为碰碰,这位幸福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说,采用这个技术实属无奈,本来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居然梦想成真……
因为这一成就中国会允许人造子宫吗,张羽教授被坊间称为当代女娲。后来,有部分中国历史学者指出,的体外孕育技术是受中国女娲造人神话的启发,因此认为中国的这一理念领先了英国7000余年。
其实,教授是受了英译本《心外传奇》中李拉海利用人体交叉循环做心脏手术的启发中国会允许人造子宫吗,因为当年李拉海考虑到既然人类的胎盘可以供一个胎儿存活,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体外模拟这一过程以一个人为供体为另一个人提供血液循环从而完成心脏手术呢?就是在这样的灵光一闪之下,真的完成了体外胎盘及人工羊水的模拟,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终于使这项足以彻底解放女性的体外孕育技术成为可能。2070年教授因体外孕育技术而独享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潘多拉魔盒一经打开,整个世界为之一振,男尊女卑的社会偏见将彻底成为历史,虽然早期这项技术被严格控制,不允许健康女性使用,但这方面的法案遭到女权主义者的猛烈抨击,她们的口号是,要孩儿不要怀孕!
自然状态下的怀孕生产,给女性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有死亡的风险(尽管很低,但一尸两命一直是产科最可怕的噩梦),那么既然有这种可以不用怀孕,只在体外完成受精,并在体外完成孕育的技术,凭什么不允许健康女性使用呢?更何况,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通过这项技术产生的胎儿与传统自然孕育方式出生的胎儿有什么显著不同,虽然目前尚不能保证通过这样的技术生产出完美的孩儿,但问题是,传统生育方法也不能。
在可以预计的不远的将来,通过基因修饰等手段,完全可以将很多基因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人类的平均素质。由于该技术的进步导致体外孕育成本的大幅降低,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健康女性选择用这种方式成为母亲,但最早一批吃螃蟹的女人们却遭到了不少非议,甚至有医师因非法为健康女性提供这项技术服务而被公诉至法庭,职业生涯尽毁,代价不可谓不惨重。但科技的进步何曾一帆风顺过?我们今天所能享受的一切现代社会提供的便利和文明成果,其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和血泪。
今天,这项技术的应用虽已扫清了法律障碍,但不少人仍认为这种没有通过自己子宫孕育下一代的女性,即使是其孩子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也仍然不是完整的。
这些攻击者当中以男性居多,其理由,我们即使用膝盖也能理解,当女性解除了孕育的烦恼,必然导致其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上升,习惯于传统男权社会的男人,当然畏之如虎,女人居然可以跟男人平起平坐了,这还了得?必须让她们回家生孩子去!这些人,也是在20年前配方奶粉终于可以功能和品质方面彻底取代母乳喂养时最坚定的反对者(我年轻时曾在科普文章中说配方奶粉永远只能模仿但不可能真正取代母乳,不料很快这一观念就被彻底颠覆,今天这些早已不必再用乳房哺乳的年轻母亲如果无意在故纸堆里翻到我当年的文章一定会觉得非常可笑吧),自然也是基于同一理由。
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女性也加入了讨伐大军中,她们以能自己怀孕不需借助体外技术为荣,并不惜承受整个妊娠过程的不适甘愿承担和她们祖先一样的风险,这些自然孕育原教旨主义者们宣称,她们享受整个孕育过程,纵痛苦,也幸福!回忆起怀孕及分娩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来,甚至连会阴侧切、妊娠巨吐都那么美好呢……
正如一直以来有人认为女性解放道路上最大阻碍来自女性一样,体外孕育这种必将彻底改写人类命运改善女性命运的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其最难攻破的阻力也是来自女性。
可是别忘了,正是这项技术的逐渐普及,所谓职场上的性别歧视才逐渐变成历史词汇,而且由于这项技术的推广,性行为已经可以完全独立于生殖目的之外,而变成一项纯粹的肉体娱乐,这也正是万物灵长的人类所独有的境界——动物的性交只是出于繁殖本能目的的交配,只有人类的性交才是灵肉合一的高贵的社交(英语叫做爱,我还是喜欢中文的说法叫交欢,交换欢乐,互利双赢,古人诚不我欺)。
因此,在当下,一切以怀孕为目的性交都是对女性尊严的践踏,本来只有男人可以只享受性交带来的快感,却不必承受孕育的痛苦甚至死亡的风险,现在,既然可以使女性也完全免除这种痛苦和风险,又何必非得固执地坚持传统的孕育方式呢?我们有理由相信,再下一个十年,会有更多的女性采用这一技术成为母亲,孕育带来的对母亲的风险从此绝迹,这是自.Ignaz (1818—1865)发现产褥热的秘密从而降低产妇死亡率以来,又一次重大突破。
但相应地,由于采取传统孕育方法的女性越来越少,导致传统的产科日渐萎缩(这种情形目前已初露端倪),有限的几个产科机构也即将成为历史文物,也只有真正的土豪家庭才能支付的起传统孕育需要的高昂费用,因此这些坚持遵循古老传统孕育方式的母亲也被称为孕富。
老而不死李清晨于2078年圣诞夜(注3)
99岁高龄的李清晨医生
解
注(1):白寿,即比百岁少一岁。
注(2):照片摄于2008年7月12日,左起依次为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全球第一个尝试试管婴儿技术的莉沙·布朗、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以及路易丝的儿子。(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基金会网站)
注(3):作者选择虚构的写作时间2078年,正是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1978年)一百周年。
谨以此文寄望
科技一定要冲破伦理去进步,
而且女人一定会被彻底解放。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副业创业课程,一年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CGXDP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