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来一个私字成就了多少英雄梦,

却也使多少豪杰抱恨终生...

原因何在?

对私欲度的把握出了问题。

私字是把双刃剑,合理的私,是豪情壮志;过度的私,则是野心阴谋,合理的私,是正当的抱负,过度的私,则是有害的贪欲,合理的私,是人类前进的源动力,过度的私,所作所为必然害人又害己...

本案首犯的灭亡,就是被“贪婪”所害。贪夫财,有死无二。

何为“贪婪”?

"贪婪"就是贪得无厌,是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某一目标过分的欲求。

与正常的欲念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甚至愈满足,胃口愈大。

“贪婪”之人其实是意志薄弱者,在金钱与物质面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他们也虽知贪婪之心不好,但欲罢不能。有的也曾想过金盆洗手,但想法总难于变现————诱惑面前,犹疑不决,难于决断,瞬间又把后悔与迟疑抛予脑后,便再一再二再三再四地伸出贪慕之手。

他们其实伸出黑手时,也有惧怕,一怕引起人们愤恨,二怕被惩罚。但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当屡屡得到甜头后,胆子就越变越大。每次侥幸过关对他都是一种意志强化,不断激励着那颗不足的心,把惧怕抛到九霄云外。

本案首犯的贪婪表现在哪里?

对财物贪恋———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锱铢必较…

独食难肥。

到头来带来两大恶果:其一,对外贪得无厌,作案不止。

无法满足的欲望,驱使他不断无休止的作案。“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走上绝路,绝不自动住手停足。

第二,对内独食独霸,唯利是图。

经济利益至上。在财物上,宁伤兄弟感情,也不损失自己的利益。此必招致大家心猿意马,一旦“有事”,便很快与其决裂。

世间不少的的事为何总是与人的初衷“相悖”搞别扭,常常“有心栽花花不发”?

其中蕴含的一个重要法则便是,要谋正业行正道,方能如意。若逆“天意”、逆人性行事则必遭祸殃。

尽管同伙们对他的检举揭发具体动机各异,但很快与其倒戈相向,与对其性格弊端的愤恨密不可分————“众叛亲离”,这就是这位“贪婪”者的必然结局……

事后追讯,“军师”吴滨和案犯周拓以及其他案犯,迅速脱离“攻守同盟”并对首犯反戈一击,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首犯(黄彦刚)行事太“独食”。看看,“贪婪”品行自开始就为失败埋下了祸根。

当初,案犯们能凑在一起抱团作案,当然与“首犯”的组织纠合(指挥)能力密不可分。但是其本人的贪婪缺陷又必然会引起分裂。过度的私欲,也终于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人类本是自私的动物,贪荣慕利,贪财慕势都不为奇。只是过犹不及,量变质变,物极必反。本案例子,足以为镜。

……

人生来为何要交友?

无非追求一种共生,追求双赢。它本是人类归属感的正当需要。犯罪团伙本是一帮“狐朋狗友”,尽管他们以经济利益联结为纽带,但也有“臭味相投”获取精神满足之本能。

既相互利用,又勾心斗角,只要利益存在,就有冲突发生。要较好地“摆平”这种冲突,组织者的品行和能力十分关键。

正常交往,都不能高估友情,更不能仗着关系常做伤害对方的事。古人说人怕伤心,树怕伤根。你总是动他的奶酪,他不记恨你才怪,日积月累、愤恨积聚,终要爆发。友情在伤害中,就变了模样。

太精无路。

过度的自私是毁掉世上一切有价值东西的心思之源。过度自私必然就会以非法甚至不惜一切手段来满足。

对比本案首犯之所为:

几乎每次作案成功分赃之时,都要首先考虑他的利益———先拿先得。

无论是自己伸手,还是暗中指使“小喽啰”提出,这就无疑伤了大家;其次,每次他还要“多吃多占”,甚为可恶。

同伙们当面不敢明言,但心中生怨,必成为离心离德的渊薮。

……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呀!一场欢喜忽悲泣。

(选自张一星《父亲的传奇人生》第五章(一个战功章的诞生))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副业创业课程,一年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CGXDP666